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指,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可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包括: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室肥厚(LVH),逐步发展出现心肌收缩功能减退最终发生心力衰竭,有研究显示70%的心力衰竭由高血压所致;同时可能出现与之相关的冠心病,心房颤动等心脏合并症。
临床表现都有哪些?
1.早期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一般不典型,病人可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如头痛、胸闷等,这些症状主要是高血压的一般症状,无特殊性。
2.进展期临床表现:高血压时由于动脉血管压力过高,阻碍心脏泵出血液,心脏长期高负荷工作就出现了心肌肥厚和僵硬度增加,最终导致进入心脏的肺静脉血受阻,形成肺淤血。心肌肥大时需氧量增加,血液供应相对不足,常导致心衰发作。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临床表现相似,临床不易鉴别。
由高血压引起心衰的临床特点如下
(1)由于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异常,可导致肺淤血,主要表现为 ①劳力性呼吸困难;②平卧时出现气急,坐起后即好转;③活动量不大,但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患者可在睡梦中惊醒;④严重时出现端坐呼吸、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
(2)左心衰竭常可累及右心室功能下降,形成全心衰竭,主要表现为 ①颈静脉明显充盈;②右上腹疼痛,并有肝肿大;③双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④少尿。
就医须知: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头胀、耳鸣、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心悸、多尿、夜尿增多时及时就医。
检查指导:(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2)心脏B超,颈动脉B超。(3)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性心脏病保健须知
1.合理安排膳食:合理安排膳食,营养均衡,减少脂肪摄入,一般每人每日摄入脂肪含量为 84~100g.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补充适量蛋白质.增加蔬菜,粗纤维食物的摄入。限制钠盐摄入,每天钠盐摄入量应低于6g,增加钾盐摄入。应尽可能减少烹调用盐,建议使用量具(如可定量的盐勺);减少含钠盐调味品的使用量;少食用含钠盐较多的加工食品,如威菜、火腿等。
2.戒烟限酒:香烟对血管的危害:香烟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会导致身体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多,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造成不良后果;吸烟者会因为血管收缩或痉挛,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管壁损伤,使血小板释放和聚集,血液黏度增加,加速心、脑、肾等全身器官动脉粥样硬化,还能降低脂蛋白,促使血栓形成,增加冠脉堵塞的危险.促使冠状动脉痉挛;吸烟还会诱发猝死。
3.用药指导:常用药物:利尿剂(速尿、螺内酯、复氧噻嗪)、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钙拮抗剂(硝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科素亚、沙坦等)。(1)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告诉患者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2)了解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服药后请休息30分钟,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如出现这种情况,立即平躺。(3)家里请自备血压计,进行自我血压监测,测血压最好做到定时间、定部位、定血压计。
高血压性心脏病该如何预防?
1.本病是由血压长期升高导致心脏后负荷过重所诱发的心脏损害。强调早期降压达标能预防本病的发生、发展。
2.长期、正规的抗高血压治疗能改善肥大心脏的损害程度,甚至完全恢复正常形态。单纯强调降压、忽视心脏保护的治疗方案是不全面和不科学的。
Copyright 2011 成都市华川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8021386号